恭喜李智凱為台灣體操界拿下銀牌
成為台灣史上首位奧運體操項目的獎牌得主
這是台灣體操10年以上的血淚史
10年前我讀大學,剛開始接觸與練習體操時
看了翻滾吧男孩的紀錄片
被影片中林育信教練帶小朋友刻苦的訓練啟發
而如今這些教練的奮鬥,終於帶出國際級的選手
當時我在台東讀書與訓練
也看到台東體操小朋友,在資源困頓的環境下苦練
台東台坂國小的體操教練,也在教育的奮鬥中去世
台東的代表游朝偉,在東奧開始的前幾天練習時
右膝十字韌帶斷裂,無法出賽,無法一圓奧運夢
當大家只為勝利的選手喝采時,在現場的我看到的都是血與淚
有時常在想,這大概就是體操吧!
我的兩年體操訓練,其實比練跑酷讓我受了更多傷
不過這經歷讓我比台灣大多的跑酷人多了兩點
1. 更追求循序漸進的動作訓練法
2. 更注重自我要求,沒有痛苦沒有成長的意志
我認為不同的運動可以學習到不同的肢體動作與運動哲學
如果跑酷是代表無邊無際的創意與自由
那麼體操是代表無窮無盡的追求與自律
然後練鞍馬撞到真的很痛
是會痛到讓你以後做動作會怕的那種